当前位置:首页 >  领航员

画家16岁开始画虎画了近60年,画家16岁开始画虎画了近60年的画

时间:2022-10-06 10:01:51 来源:热门榜 作者:热榜君 标签:画家16岁开始画虎画了近60年
摘要:

中华虎文化源远流长。虎,乃百兽之王,威猛雄健,有王者之气,历来受到很多画家的垂青,但画虎的集大成者却少之又少,那么中国有哪些以画虎闻名于世的艺术家呢?我们都知道冯大中先生以“天下第一虎”的美名而享誉画

正文摘要:

中华虎文化源远流长。虎,乃百兽之王,威猛雄健,有王者之气,历来受到很多画家的垂青,但画虎的集大成者却少之又少,那么中国有哪些以画虎闻名于世的艺术家呢?我们都知道冯大中先生以“天下第一虎”的美名而享誉画坛,也属前辈殊不知,在中国画坛,画虎名家众多,就让小编为大家梳理下中国10大画虎名家,看看都是哪路世外高人!
画家16岁开始画虎画了近60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,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。

中华虎文化源远流长。自古以来,人们就习惯用“生龙活虎”、“龙腾虎跃”、“虎背熊腰”、“藏龙卧虎”、“如虎添翼”、“虎头虎脑”、“将门虎子”、“虎老雄心在”、“虎虎有生气”等词语,赞扬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,表达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、民族性格和民族自我意识,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虎文化。

虎,乃百兽之王,威猛雄健,有王者之气,历来受到很多画家的垂青,但画虎的集大成者却少之又少,那么中国有哪些以画虎闻名于世的艺术家呢?我们都知道冯大中先生以“天下第一虎”的美名而享誉画坛,也属前辈殊不知,在中国画坛,画虎名家众多,就让小编为大家梳理下中国10大画虎名家,看看都是哪路世外高人!

(一)

张善孖(1882~1940),男,中国四川内江人,名泽,字善 ,一作善子,又作善之,号虎痴。现代名画家,张大千的二哥,画虎大师。少年从母学画,曾拜李瑞清门下,喜爱武术,跟其弟张大千一师从心意拳大师宝鼎习心意拳及内功十三段。与大千一道东渡日本,回国曾任上海美专教授。与张大千同寓上海,领袖风雅,有“二雅”之目。精鉴赏,富收藏。并与黄宾虹、马企周等八人组织烂漫社。游历名山大川,攀登五岳,三游黄山。抗日战争后,游美,举行画展,组织募捐。返国卒于重庆,年仅59岁。张善子善山水、花卉、走兽、尤精画虎。豢虎以供写生,写虎各种形态。作品精妙沉雄,尤著神韵。并画 有《金陵十二钗图》,各摘《西厢记》询句题之。如“临去波那一转”,“怎不回过脸来”,“终日价情思睡昏昏”等以寓美人猛虎之意

(二)

刘继卣(1918年10月3日——1983年11月5日)天津市人,杰出的中国画家、新中国连环画之奠基人、连环画界的泰山北斗、连坛第一人。刘继卣为天津“八大家”之一的“土城刘家”后裔,自幼受其父著名画家刘奎龄的影响,酷爱绘画,1936年(16岁)入天津市立美术馆西画系,系统学习了素描、速写、水彩、油画,并从刘子久学习山水画技法,从陈少梅学习山水画和人物,从刘凤虎学素描、水彩。次年自谋职业,开始卖画生活。1947年曾在天津永安饭店举办个人画展。1949年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局工作;

1950年调人民美术出版社任创作员;

1957年曾随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捷克斯洛伐克。

(三)

冯大中,1949年生于辽宁省。第十、十一、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,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,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,中国画学会副会长,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,辽宁省美协副主席,国家一级画家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。多年来,冯先生先后在北京、香港、日本、台湾、新加坡、法国、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举办展览,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大展并获奖。作品《苏醒》、《母与子》入选《中国美术全集》;作品《苏醒》、《惊梦》入选"中国百年画展"及《中国百年画集》;有18件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,另有数十件作品被国内外重要美术馆、专业机构及收藏家收藏。冯先生在日本、香港以及中国荣宝斋、杨柳青、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已出版多种画集、画谱。

冯大中的画风严肃典雅,画虎突破了程式化的俗套,赋予虎以人文之神韵,并创造了自己的艺术符号,堪称"前无古人,后启来者",被誉为"天下第一虎"。其以山水成名,山水画境亦雄浑野逸,苍润博大,现自家面目。

2010年5月,大型现代建筑“山舍——伏虎草堂·冯大中艺术馆”揭幕 ,截止2012年初,该建筑已获包括“WA中国建筑奖”在内的五项国内外建筑大奖。

(四)

吕维超,号卧虎堂主人,字如飞。当代著名动物画家,国家一级美术师。现为中国国画院副院长,中国国画院花鸟画研究院院长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,中国国画院浙江分院院长,京华美术馆中国花鸟画艺委会副主任。中国十大画虎名家之一,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【30位】画家之一。最具收藏价值与诚信的【50】位花鸟画家之一。中国最具收藏价值与品牌的【20】位画家之一。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美展并多次获奖。多幅作品作为国礼赠送许多国家领导人。博物馆,艺术馆,中国美协,企业集团及海外人士收藏。2006年5月受到前国务院副总理谷牧老人的接见。2011年成为中国艺术杂志最受推崇的封面人物。胡润艺术榜百位在世国宝艺术家排名69位。

吕维超用超写实手法描绘野生动物,他不仅画走兽题材,而且专挑难度极高的威猛野兽作为创作的主体,独创“超写实野生动物画”,幵创超写实的艺术 先河。他画中特立独行的肢体造型、工而有意的笔墨语言,孤寂壮美的意境表达,掀起中国当代超写实野生动物画的新篇章,被学术界誉为“中国当代超 写实之父”

(五)

孟祥顺(顺者),啸林山房主人,祖籍山东。1956年出生于通化,八四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。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画家,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,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。孟祥顺(顺者),啸林山房主人,祖籍山东。1956年出生于通化,八四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。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画家,中华文化画报社社长,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。曾赴十二个国家举办个人画展并考察。

近年来,孟祥顺在原有的艺术手法和理念上,做了进一步的挖掘和拓展。他由画虎的形貌、神态进而以“虎”这一特定文化意象为原点,深入考察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。从文学、历史到造型艺术等多个角度切入,对艺术的现状和未来作了深刻的反思,同时,他以前所未有的超写实艺术手法,创作了一批巨幅狮虎、人物肖像,以其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和深厚的文化内蕴,确立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和艺术语言,从而在当今画坛获得“画虎第一国手”的美誉(见王朝闻、范曾、文怀沙、冯远等先生评语)。在高手如林的中国当代画坛形成了独具影响的“孟祥顺现象”。

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协展览,五次获奖。深受美术界、收藏家关注。二零零四年秋季北京当代国画家大型拍卖会荣榜前十位。二零一零年虎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《盛世虎年》专题报道。人民美术出版社、河北美术出版社、天津杨柳青画报社、荣宝斋出版社、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《孟祥顺画集》《孟祥顺研究》《近现代名家孟祥顺精品选》《孟祥顺画虎》《孟祥顺精品集》《孟祥顺画虎技法》《孟祥顺书法集》等十余本书。近百件作品被香港苏富比、北京荣宝、嘉德、翰海、华辰等拍卖公司拍卖和海内外美术馆、收藏家收藏。

(六)

杜军,1960年生,北京市人,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,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,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,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副主席,中国山水画创作院副院长,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,国家一级美术师。善画虎,亦作山水、人物、艺术风格追求雄浑野逸,苍润博大,作品多次参加全国、全军美术展览,并获奖。主要作品有:《草原牧歌》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;《双虎图》获丁绍光奖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;《调心图》入选97年全国中国人物画展;《双雄图》入选纪念建军七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;《长啸图》入选中国画三百家;《回眸于崽乐相融》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,并赴日本、澳门、韩国展览;《童年》获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;《合家欢》获全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铜奖。作品《爱子图》以国礼赠送韩国总统金大中先生。作品多次在全国各大刊物、报纸发表,出版《杜军画虎作品集》、《画虎技法》、《当代中国画名家杜军》。

(七)

邢世靖 (1958.5-) 别名邢士敬,出生于辽宁本溪,祖籍山东,1991年就学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,1999年在文化部重彩画高研班学习。擅画山水、花鸟、动物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本溪市书画院画家,本溪市政协委员,本溪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。多年从事中国画的创作、研究工作,师从冯大中、宋雨桂诸先生,追求雄浑野逸、苍润博大之风貌,作品多次参邢世靖加国内外重大美术展览,有的获奖,散见于多种报刊画册。

作品有《原上草》、《飘去的心 》、《回声》、《煦风》、《金钱豹》等作品入选全国中国画展,《暮春》获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第三届大展佳作奖。出版有《邢世靖作品选》。作品《顺风图》入选2004年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。

(八)

王申勇,1971年生于四川成都,1997-1999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,四川省诗书画院(省画院)专职画家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。1998年《那一年秋》获“第四届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展”金奖;1999年《忆秋》入选“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”,获四川省展银奖;1999年《月夜》获“中国美协中国画三百家作品展”铜奖;1999年《觅 1》 获“第三届国际金鹅奖书画展”金奖;1999年《忆秋2》获“第二届全国花鸟画展”优秀奖;2000年《觅2》获“新世纪全国中国画、书法精品大展”金奖;2000年《大熊猫》获“中华魂全国中国画、书法大展五百家”金奖;2000年《幽谷》获“第二届浙江省中青年花鸟画展”银奖;2000年《熊猫》获“亚享杯全国绘画、书法精品展”银奖;2000年《娇子》获“欧洲国际东方美术大展”铜奖;2002年《熊猫》获“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大展”金奖;2003年获“第四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”;2004年《大熊猫》 获“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”;已出版《中国美术院校教材――工笔走兽画》、《新工笔动物画》、《工笔动物画新技法》、《工笔猫狗技法》、《美术教学师范作品――工笔走兽画法》、《工笔――名家画羊新技法三人集》、《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――王申勇》、《当代中国画名家画犬――方楚雄、王申勇》。

(九)

秦学研,号牧虎草堂主人。1964年生,江苏苏州人。1985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学院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,中国画画虎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,中国现代青年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。秦学研,号牧虎草堂主人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画画虎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,中国青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,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,苏州市吴中区文联委员美术家协会副主席。 长期以来从事中国画创作,擅长动物、山水画。尤以画虎闻名国内外,在画虎领域有“南秦北冯之称”。作品《雄视》入选中国美协主办“中国风情——当代中国画作品展”,《 开怀》入选中国美协主办“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”,《 拂晓》入选中国美协主办“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”,《 漫步秋光》入选中国美协主办“第三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”,《 曙光》获中国美协主办“200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”(最高奖),《祥云》获中国美协主办“2008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”(最高奖),《拂晓》获“第三届光明日报美术奖作品展” 优秀奖,《觅》入选“画坛·2005年度优秀画家提名展”,《 猴趣图》获“第一届网络全国中国书画精英赛” 金奖,《展望》入选“首届中国画名家百虎大展”,《 佛像图》入选“首届中国佛教美术大展”,《 得寿图》参加“春满桃花源—-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”。 在香港、澳门、深圳、淄博、郑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十余次。建立有秦学研虎画艺术馆,出版有《秦学研画集1》、《秦学研虎画选》、《秦学研画虎艺术》、《秦学研画集2》、《秦学研工笔老虎画法》、《秦学研动物画精选》《中国当代名家---秦学研大红袍画集》。 国内外许多报刊及电视台对其作品作过专题报道,并广为国内外博物馆、美术馆、企业及收藏家珍藏。

(十)

姚少华、 1942年8月生于北京,汉族,原籍山东东河。自幼受家庭影响,喜习书画,后师从胡爽庵,创作以走兽为主,尤擅画虎。虎画形象生动,笔墨苍润,富有阳刚之美。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发表。1987年曾应邀赴日本进行艺术交流,先后有多幅作品捐赠给少年儿童基金会、修我长城义卖画展等。自幼酷爱绘画。师承胡爽庵先生,为大风堂再传弟子。擅长画走兽,尤擅画虎,继承传统,博采众长,开创新意。在写意的基础上集纳百兽灵气,并融入秦汉瓦当、历代石雕、彩塑及京戏脸谱等民间艺术,以夸张变形的写意技法突出虎的精气神威,表达匡扶正气、振奋民族精神的强烈意念。

画家16岁开始画虎画了近60年相关阅读:

画家蔡育贤:从画山水到画老虎,坚持创作50年,习作从未停止

提起老虎,人们通常想到的是

凶恶、残暴、血盆大口

……

然而海上画家蔡育贤笔下的虎

却展现出了这一古老生物的多样美

视频加载中...

↑ 点击上方视频,即可进入

01 从山水到动物

19岁时,蔡育贤拜入上海著名山水画家陆一飞门下,做了第一个入室弟子,自此叩开了海派艺术的大门。

出于对动物的热爱,蔡育贤在研习山水画的同时,画起了小猫,又在老师的启发下开始画虎,从此灵感一发不可收拾,越深入,他越感受到虎的魅力。受老虎自带的强健之美和中华千年传承的虎文化影响,蔡育贤对虎的热爱愈发深厚,这一画,就是几十年。

02 虎中的海派虎

《群雄啸松风》 尺寸:860x30cm

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。”画虎,也有南北之分。北方的虎粗犷、狂放,充满王者的霸气,海派的虎受江南风雅之气的浸染,似乎多有美的特征。

《君临天下》 尺寸:70x140cm

蔡育贤笔下的虎,远远超越了像真虎的境界,超越了形似达到了神似。他阅遍世间之虎,将它们的五官、造型归纳总结,提炼出一套自己的表现方法,才有了如今的变幻多端。

欣赏蔡育贤的画作,看见的不只是威武的丛林之王,还有温情可爱、相依相伴的母虎和虎崽,以及或立或伏、或慵懒或儒雅的江南君子相……他在千变万化的姿态中传达虎的神韵,在虚实的笔墨间注入深厚的人文情怀。

《春酣》 尺寸:60x45cm

《秋韵》 尺寸:60x45cm

蔡育贤的作品,既不是工笔,也不是写意,而是兼工带写,落笔之处,逸趣横生。他用工笔刻画复杂的虎头,用虚实灵动的线条勾勒坚实的腰身,又细致地画出有力的虎尾,力争做到“虎头虎尾”、“一波三折”。

《夏暮》 尺寸:50x50cm

得益于早年山水画的经历,蔡育贤的创作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趣味。他巧妙运用山水画中的元素,用画树石的皴擦法来表现虎的结构厚度和毛质感,用青松、劲草、湖泊、奇石等布景,用泼墨泼彩烘染画面意境。他的画,将海派的雅表现到极致,又自带一份“蔡氏”色彩。

03 虎中自有中华文化

艺术家的文化、审美决定了其作品的高度,蔡育贤深谙其理。他将《道德经》的哲理内化于心,外化于画,于是纸上呈现的便不只是老虎。

老子说:“为道日损,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。”蔡育贤将“无为”之道用于创作,不断地做减法,用力所能及的最少笔触来画虎,“直至达到减无可减的境界,尽可能去除了人为,也就凸显了虎的天然神髓”。

《霜晨月》 尺寸:70x140cm

老子又说: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”蔡育贤将水的智慧融于笔墨,他笔下的线条从年轻时的生硬明显到如今的柔和淡然,暗合水不争的特性。如此,观赏者才能跳出笔墨的束缚,领悟作品中真正要表达的内涵。

《戏凫图》 尺寸:70x140cm

另外,蔡育贤也谨守“格物致知”的精神,在几十年的画虎生涯中反复提炼,从形似到神似,将人的气质赋予自然的虎,在兽眸中呈现人文内涵。

《冬》 尺寸:50x50cm

蔡育贤相信,中国毛笔画是给有阅历、有思想深度的人欣赏的。于是他着力丰富自己,而后把中华文化融入日常的书画实践中,在笔法和墨韵中融汇先人提出的哲理,在画面的变化中实现更为深入的交流。

04 创作之道,无息无止

阅历的增长、内涵的丰富、艺术修养的提升……无一不需要耐心与时间的积累,而蔡育贤刚好很有耐心。

他说:“画画是开心的事情。自己不会为作画苦恼,遇到问题就静心思考,没有进展就稍加搁置、有了灵感再画。”

他把时间都给了国画,每天一画不过是基础。创作、教学、出版,蔡育贤自觉扛起动物画传承的责任,年近古稀依旧想着突破,希望通过自己和其他动物画画家的努力,让这一门类自成风格,在国画中达到与山水、花鸟、人物相提并论的地位。这是他的野心,也是他正在做的事,而未来,总有无限可能。

05 艺术成就

蔡育贤

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

上海书画院画师

上海市政协书画院画师

民革上海香山书画社副社长

上海香山画院顾问画师

代表作

《百虎图》

《百猫图》

《十二通景群虎图》

......

▍出版物

编著了《虎谱》、《动物画谱》、《绘画教程-国画走兽》、《绘画教程-国画禽鸟》、《儿童学国画-动物》、《老年大学书画教材-写意走兽画法》。朵云轩国画技法丛书《举一反三-画狮虎》、《举一反三-画鹰鹫》、《中国画教程-猛兽》、《当代中国画名家画虎-蔡育贤》等专业丛书。

▍其他...

1994年12月,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。

2006年6月,作品《松风吟》入选“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收藏展”。

2006年12月,作品《玉兰小犬》入选2006年“上海现代风情展”。

2008年,入编《上海书画家名典》。

2008年,作品《狮》《虎》《豹》参展2008年上海艺术博览会。

2009年4月,作品《华夏雄风》入选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民革全国书画展”。

2008年,上海电视台教育频道“诗情画意”栏目专题介绍:《风骨神相-蔡育贤画虎艺术欣赏》。

2009年,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“收藏”栏目专题介绍:《虎虎生风-走近画家蔡育贤》。

2010年2月,作品《东方神威》《雄风》入选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办的虎年画虎全国中国画邀请展。

2010年5月,作品《东方神威》入编“百年画虎”国画精品集。

2010年11月,作品《雄风》入选“虎趣-中国水墨精品展”。中国对外艺术展中心、中国美术家协会、江西省文联主办的赴印度新德里参展。

2011年4月,作品《雄狮》入选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师法自然2011上海美术家写生作品展。

2011年10月,作品《东方醒狮》入选纪念辛亥百年美术作品集。

2011年10月,作品《远瞩》入选“大道之行-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书画展作品集”。

作品《晴雪》入选中国画名家百虎画集。

作品《醒狮》入选“时代风采-庆祝上海解放50周年大型美术作品展”。

作品《雄狮》入选上海美协主办的新世纪中国画大赛作品集。

上海电视台文化风景线栏目曾作过《钟情动物的画家-蔡育贤》专题介绍。

注:以上内容均为“十里玉见”版权内容,如需转载或有其他商务咨询,可联系我们。

相关推荐